远程认养苹果树助力“兴果富民”
果园负责人:我今天在园子里,给你看一下认养的苹果树。这棵树,就是你女儿认养的……
胜杰:我们家孩子特别想问问,苹果啥时候能寄过来?
果园负责人:快了,让孩子再等等。
自从认养了苹果树,胜杰会定期接到认养果园负责人打来的视频电话,让他看看认养的那棵苹果树长势如何。
这处占地6.22亩的认养果园,是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2019年推出的一个示范项目。在这里,全国各地的认养人借助手机小程序付费认养一棵苹果树,就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随时观测果树的成长过程,收获的苹果最终也会被装箱快递到认养人家中。
由以往的“产供销”到如今的“销供产”,传统的产业模式被颠倒过来,这种新型的认养模式既能让认养人体验远程种植的乐趣,也能让当地的农户拓宽收入来源。那么,是什么启发和支持了革命老区农民思维的转变呢?
果农过去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局
地处陕西省北部的延长县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是苹果、西瓜等农作物的优生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瓜果之乡,在2018年9月之前还是个贫困县。
延长县管村党支部书记吕旭介绍,10年前当地农民每年人均收入也就是2000元到3000元,而在去年人均收入达到23000元左右,也就是10年间增加了差不多10倍。
2013年,按照中央定点帮扶工作总体部署和中国证监会党委定点帮扶工作要求,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对帮扶延长县。2020年9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到延长县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中金所先后选派了5名优秀干部驻县挂职。这些挂职干部见证了延长县10年的变化,也见证了当初的小苹果变身如今的“致富果”。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投资者服务部负责人、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担任中金所驻延长县挂职副县长的张靓说:“延长县的地域、气候、纬度、光照还有土壤特别适合苹果的种植。但是以前每年苹果的收割期,各地果商来陕北高原收果子时,都要压价。我开价两块钱(一斤)你不卖,那我再过一周放风说是一块八,你还不卖,再过一段时间就一块五了,这时候老百姓都吓死了。大家赶紧把堆在自家窑洞门口的苹果都卖给果商。”
延长县七成农民从事苹果种植。过去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时常遇到辛辛苦苦种的苹果增产却不增收的情况。如何化解价格风险、稳定果农收入,成为扶持老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
陕西省延长县委书记曹林虎说:“县上期待脱贫,更期待走出贫困的方法和路径。群众期待致富,更期待脱贫致富的产业和保障。”
金融活水“浇灌”延长县苹果产业
2017年12月,苹果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由此,更多金融活水开始滋养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作为经济类的作物,苹果的价格波动风险比较大,尤其是‘丰年难丰收’的问题长时间存在。我们就跟农户说,这是一种价格保险。”郑州商品交易所商品二部经理胥敬华说。
苹果“保险+期货”为果农稳住了“钱袋子”。通过这种金融模式,果农以购买价格保险的方式规避了“果贱伤农”的风险——也就是,市场价格如果低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目标价格,就可以获得差额补偿。果农的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则由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运用金融手段对冲到期货市场中得以分散。
陕西省延长县委书记曹林虎指着自己的手机说:“你看,(这是)10 月、11月份的期货价格。这个价格对于我们指导果农把好苹果卖上好价钱非常重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
当地果农告诉记者:“刚开始不知道苹果期货,后来经过政府工作人员宣传以后,大概了解了。我每年都买,反正每年都赚钱。”
塬上苹果红了,果农钱包鼓了
“保险+期货”等金融创新工具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利益,稳定了企业经营,也推动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2022年,中金所联合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开展“订单收购+期货”试点,延长县7家农业合作社与12家期货公司参与实施,覆盖全县苹果主产镇。“订单收购+期货”把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环节与期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稳定种植面积,着力解决苹果产业收购、销售环节的痛点与难点问题,为这片传统的苹果产地向智慧化苹果产业平台转变注入新的动力,也让黄土高坡上的那抹苹果“红”更浓、更艳!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曹越表示:“现在我们的‘保险+期货’只是一个试点,希望今后把这个范围扩得更大。还要创新一些新的模式,我们通过‘订单农业+期货+期权’的方式,用更多的模式来使我们的农民稳定增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12号阳光大厦306室
电话:010-88388699 传真:010-88388300
邮箱:xx@caaa.cn 邮编: 100044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畜牧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