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油脂油料供给保障能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积极开展实施花生“保险+期货”项目。近日,多家媒体记者走进国内花生重要产地山东青岛,探究花生“保险+期货”收入险如何为花生种植户“保驾护航”。
据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大宗油料作物,花生在粮油安全、农民增收、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主产区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作为完全市场化的农产品,花生种植面临着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风险。
2023年以来,受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影响,青岛花生产业出现波动,为给花生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保障,郑商所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合力推动山东省花生收入险县域覆盖项目在青岛落地。
图为山东平度市廉家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培育的部分花生品种。李颖 摄
“项目将政府、期货与保险行业有机结合,不仅承保花生遭受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产量风险,还承保因市场因素引起的价格风险,帮助农户守住花生产业种植的风险底线,护航特色产业发展。”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财务审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赵明玺近日受访时介绍说。
可以说,花生收入险为花生种植户的收入上了两道“保险锁”。据了解,2023年青岛的花生收入险项目覆盖了当地莱西和平度两市9.26万亩花生,涉及27个乡镇、1082个自然村、2.3万户农户,保险周期3个月,保额1.48亿元,实现赔付1957.20万元,赔付率高达176.15%,赔付率居于国内“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前列。
平度市田庄镇廉家村的花生种植大户张春燕是受益人之一,据她介绍,2023年她种的60亩花生全部投保花生收入险,因当年花生价格波动触发赔付条件,每亩花生获得200元的赔付,最终共获赔1.2万元。“对于我们种植户来说,这就相当于实实在在的收入了。”张春燕说,这增强了她种植花生的信心,今年家里的170亩地有120亩用于种植花生。
“在花生收入险带动下,我们合作社和当地农户的种植花生面积与去年相比基本上提高了15%。”青岛廉家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洪远说,今年花生收获之后,合作社已经预留了1300亩地用于明年种植花生。
“‘保险+期货’模式是有效分散市场价格风险、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工具。”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宋晓表示,下一步,青岛市将聚力花生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与郑商所的金融惠农合作,充分发挥“保险+期货”等农业保险强农惠农和风险保障作用。
据了解,郑商所于2021年2月1日上市花生期货,同年花生“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实施。截至2023年,郑商所开展8个花生“保险+期货”项目,覆盖河南、山东、辽宁等花生优势主产区,覆盖种植面积196万亩,折合现货39.49万吨,为20余万农户提供了36.17亿元的风险保障。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12号阳光大厦306室
电话:010-88388699 传真:010-88388300
邮箱:xx@caaa.cn 邮编: 100044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畜牧业协会 版权所有